近日在网上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很有意思,我也谈一谈我的看法。我从关键词的角度来谈。
(一)先说“领导”这个关键词
工作中,其实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就是相互配合、相互利用的关系。尤其对于领导来讲,下属就是为他服务的。领导工作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下属的剩余价值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讲,什么时候下属觉得领导太好了,特别体谅下属。那么这个领导就不是个好领导。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有句话说,慈不带兵、义不掌权。工作中的常态就是领导压榨下属,虽然有时候压榨的很隐蔽。如果领导不想方设法地压榨你,那他就不是领导了。领导需要做的事,就是整天琢磨怎么更好的压榨下属。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敲锣打鼓不会奔小康。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领导不压榨你,他怎么推动工作?怎么出政绩?怎么升官呢?
所以说,领导压榨下属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就是领导培养下属。但是领导培养下属真的不是理所当然的。领导压榨下属是以领导为中心,以实现领导的个人利益为目的。领导培养下属是以下属为中心,以实现下属的利益为目的。
凡事都有个凭什么,凭什么领导要以下属的利益为中心呢?要么领导和下属是亲戚;要么领导很喜欢欣赏这个下属;要么领导不得不找接班人了;要么领导觉得下属是个人才,应该培养起来为己所用、扩充到自己的队伍;要么领导突发善心,觉得你很可怜,应该给你点阳光雨露,当然这种情况几乎没有。
总之就是,领导压榨你不需要理由,而培养你需要理由。
(二)再说压榨”和“培养”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叫文字趣谈。这篇文章就讲,中国的语言很有意思,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褒义词,就像硬币的两面,都能找到对应的贬义词。这些字眼儿听上去感觉大不一样,但实际上有可能说的却是一回事儿。
比如,固执和执着,都是在说坚持做一件事。比如,狡猾和聪明,好像说的都是头脑比较灵活。比如,随遇而安和不思进取,好像说的都是不主动采取措施。
只不过是因为说的人立场不一样、感情倾向不一样,所以选择了不一样的词语来进行表达。而实质上,它们只是冷冰冰的一个动作或事物,只是后来被不同的人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正如,一把刀,用来防御敌人,就成了英雄光荣的象征;用来违法犯罪,就成了罪恶的象征。
所以,我想作为一个经常接触处理复杂社会事物的人,不要轻易地被那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所感染,进而一味地认为它好或不好、对或不对,我们只需要透过词句看到其背后实质的动作即可。因为,那些词句只是代表着说话者的感情倾向、利益立场,并不代表我们。
那么具体到压榨和培养,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看,有时候很可能说的也是一回事,那就是拼命地给你压担子。
比如,领导想要培养你,他就得把你放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去锻炼成长,就是要给你压担子,否则怎能把你的潜能激发出来呢?否则你怎么成长呢?
领导想要压榨你,也是拼命地让你干活,否则怎么能把你的剩余价值挤出来呢?
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添加任何感情色彩的话,其实领导培养你,也得压榨你;领导压榨你,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你。
(三)最后说怎么判断“培养”和“压榨”
上边说,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讲,可能培养和压榨就是一回事。那么什么时候能够分出培养和压榨。我觉得那就必须先定死一个角度,就是说得先定好从谁的角度看。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领导的角度看,那就是看他给你压担子时安的是什么心?如果他当时想锻炼锻炼你,那就是在培养你。如果当时他想为难为难你,给你点老驴拉磨的活打发打发你,那就是在压榨你。甭管最后给你造成了什么结果。
从下属的角度看,如果下属理解不了领导的良苦用心,总觉得领导在刁难自己,即使领导真的在培养自己,那你也要把它叫做压榨。如果下属没有看透领导的险恶用心,总觉得领导对自己很照顾,即使领导真的在压榨自己,那你很有可能跟别人讲领导在培养你。
从结果的角度看,培养其实也造成了压榨的效果,有时候压榨也造成了培养的效果。如果即使领导真的是在培养下属,结果下属没有抓住机会,反而闯了祸,那也不叫培养。如果即使领导真的是在压榨下属,结果下属是只打不死的小强,结果越来越强大,那么压榨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培养。
总之,说了这么多,我是想告诉大家,不要纠结领导是在压榨自己、还是在培养自己,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应对。对这样的事,要辩证的看、达观的看。
当觉得领导是在压榨自己时,要看到压榨中的培养,努力从压榨中汲取营养,转变领导对自己的偏见。当觉得领导是在培养自己时,要看到培养中的压榨,努力在培养中锻炼成长,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值得压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