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臣子画圈和御笔“知道了”,古代公文圈阅的那些事

      古代文书处理是由专门机构负责的,秦和西汉由丞相府处理文书工作;东汉由尚书台主管;唐、宋由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及枢密院分掌;明、清由内阁、通政使司、六科、六部执掌,清代还创设军机处、奏事处等机构,承办廷寄和接收奏折。运转中的公文都有一层一级的批阅,签署上自己的姓氏或字,后来是在上面画圈,表示已阅过。

      画圈公文起初叫“画押”,这种风气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是指在文牍契约上签字署名。据说到了唐宋时期,臣僚们在进呈公文或传阅书牍时,逐渐改变了过去署全称的做法,只书写上自己的姓或字,表示“阅过”。画圈儿据说是宋朝王安石发明的,他在任参知政事时,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呈送上来公文,按照惯例,每次阅过文牍,王安石都要写上一个“石”字。由于文牍多,他又是急性子,后来连“石”字的一横一撇也不要了,“口”字干脆简化成圆圈。就这样上行下效,画圈便演变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时间长了,文化人还将画圈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因为圈儿是圆的,按照处事原则,圆是一个好东西,内含通融和润滑之意。如天地方、建筑之圆、文化之圆,圆就是无限、团结、和谐的代表。圆没有角,圆不易伤人,也不易自伤。当然,这画圈儿中间,有人是有作为、有担当,为国为民办实事;也有人是不作为、不担当,素餐尸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干实事,混日子的。

      那么,宝塔尖上的皇帝是怎么批阅文件的呢?光画圈肯定是不行的,老大总要表明态度和立场。但皇帝要看的东西太多,也不可能批太多的字,一般来说都是“阅”、“已阅”、“可”、“即可”等专用字或词。皇帝看得最多的文件叫奏疏,到了清朝更规范规矩,叫奏折,统一折叠或装订成小本子式样。给皇帝的奏折一般都不长,简明扼要,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但实际工作中,时常也会遇到不懂规矩的,或者附庸拍马屁的,再就是卖萌弄文字的。皇帝面对的臣子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浓缩精华代表,也是不太好对付的。这儿说一个朱元璋打臣子屁股的段子。
      明朝刑部有个主事叫茹太素,在洪武九年,他上了一个奏疏,朱元璋让别人读了一半,已经花了两个多小时,奏疏要说的正题还没有出来。朱元璋气得令人不要再读了,自己拿过来框算了一下字数,竟然后面还有一万多字,这那里是奏疏,简直是长篇废话。朱元璋当场气晕,把茹太素传唤到了宫里,让侍卫当场摁倒在地,打了一顿屁股。这件事的效果非常好,一下子改善了明朝初期文官爱说废话的坏现象。

      当皇帝也是不容易的,批奏折一项就够皇帝忙的了,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就是加班熬夜的拼命三郎,批奏折常常要批到凌晨,比我们现在上班族熬的夜还要多。奏折太多,反映的情况也复杂,雍正批着批着就批出了点问题。臣子们中有个孙大人,有事没事就爱上请安的奏折,雍正不画圈,也不打人的屁股,遇到这种奏折就批“朕很好”。一次是关于南方粮食收成和猪肉价格的奏折,雍正竟然在上面回复“朕很好”,搞得臣子哭笑不得。
      比雍正搞笑的是大明皇帝,在批阅奏疏时,不批“阅”或“已阅”,也不批“可”或“即可”,而是爱御批朱笔三个字“知道了”。这个“知道了”比画圈要高档大气多了,其微妙之处是让你不得不去认真的“捉摸”,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让你摸不清皇上的真实意图,所呈奏疏是行还是不行?办还是不办?往往让下官非常犯难。这就是大明皇帝的高明权术,朱元璋后代是读了不少书的人,有文化,有深度。这种公文形式的模糊色彩,似是而非,领会错了,轻者会丢掉帽子,重者会丢掉脑袋。

      “知道了”作为一种常有理,进可攻退可守,可以阅尽人间酸甜苦辣,可以舍我其谁,可以功不可没,可以一推六二五,届时咀一抹、头一扬说什么也“不知道”。大明的江山就是在“知道了”中间,一代不如一代,一天不如一天,这种帝王权术玩到最终,自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皇上“知道了”,下官可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看官们千万不能学,权大权小都要珍惜,批文件表明态度和观点很重要,否则你玩花的,下面的花草会淹死你。

      河南·郑州
    • 0
    • 0
    • 0
    • 248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发布
    • 任务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